欢迎访问宗祠文化研究网!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江南最大家族祠堂开祠颁谱
江南最大家族祠堂开祠颁谱
新闻来源:网络转载   添加时间:2017/3/23 21:08:44   浏览次数:

   江南晚报记者黄振 通讯员 哈吉/文、摄)昨日,惠山区玉祁街道蓉湖村举行了吴氏宗祠开祠揭匾祭祖仪式暨宗谱续修颁谱大会,吴氏宗亲代表近4000人参加。据悉,占地面积2528平方米的吴氏宗祠距今有334年历史,三进七间,已按原貌整修,去年被无锡市文化遗产局评价为“江南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座典型祠堂建筑”。

吴为玉祁第一大姓,吴氏族谱300多年来6次续修

昨天上午7点半,开祠揭匾祭祖仪式开始,吴氏宗亲族中长辈代表打开祠堂大门,由此共30项的祭祖仪式正式进入程序。

蓉湖吴氏族谱续修主编、活动司仪吴俊义介绍:“吴为玉祁街道第一大姓。”蓉湖吴氏始祖为泰伯公第92世孙吴壁公,公元1365年,为躲避当时战乱,从常州迁徙至无锡的芙蓉湖并隐居下来繁衍生息,目前已传至第26代。《蓉湖吴氏族谱》显示,目前蓉湖吴氏大致分布在无锡、宜兴、江阴等地,其中玉祁就有3147人,占总人数的近一半。蓉湖吴氏宗祠至德堂历史上曾是江南名祠,蓉湖吴氏族谱曾续修多次,此次为1803年首次付梓颁发以来的第6次续修。吴俊义说,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生动表现,对于追问生命的传承,追溯家庭、家族的历史,族谱是重要的线索和凭据。

宗祠内有两戏台,江南地区罕见

据了解,蓉湖吴氏宗祠初建于1682年,后经1817年、1827年和1929年3次扩建,并于1946年修葺过,遂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现场看到,蓉湖吴氏宗祠建筑精良、雕梁画栋,内有两个面积一样大小的戏台,分别位于第二进和第三进,这种布局在民间祠堂中罕见,整个祠堂彰显了吴氏家族当时的身份地位。从无锡市文化遗产局2015年的文件中看到,蓉湖吴氏宗祠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占地总面积约2528平方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吴氏宗祠改成村里的小学校,侥幸保存了下来。“基础建筑框架都在,修缮起来也方便,可以说是基本恢复原貌”,吴俊义说。

蓉湖吴氏修谱,打破“女不入谱”传统模式

2014年初,蓉湖吴氏成立了宗祠修建筹备委员会,筹集资金648万元续修宗谱、修缮宗祠。

今年清明节前,修谱、修祠工程全面竣工。建筑内的原清初建筑和民初建筑之全部修缮,基本达到修旧如旧。康熙、乾隆御匾,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所题“第一世家”题匾悬挂在宗祠,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亲题“蓉湖吴氏宗祠”牌匾悬挂于前堂。

中华民族编修族谱可上溯到殷商时期,民间说法是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据了解,《蓉湖吴氏族谱》以基本血缘传承为核心的方式编修族谱,73岁的蓉湖吴氏第22世孙吴松庭介绍,蓉湖吴氏60多年没修谱了,厘清长幼排序才利于孝亲文化的传承。同时,《蓉湖吴氏族谱》续修不重男轻女。在封建社会“女不上谱”,而《蓉湖吴氏族谱》在1947年第5次续修时就开创了时代先例,女性可以收入家谱。


   

我要投稿

  • QQ交谈
  • 电话:17091166789
  • 微信号:孝道强国

网站纠错

  • QQ交谈
  • 电话:170911667989
  • 微信号:孝道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