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宗祠文化研究网!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昔日农村老祠堂 如今变身“精神家园”
昔日农村老祠堂 如今变身“精神家园”
新闻来源:华夏经纬网   添加时间:2017/3/25 21:31:30   浏览次数:

春暖花开,鄱阳湖畔的鄱阳县莲湖乡瓦屑坝村,10多名来自安徽的游客正在设在宗祠内的根亲文化长廊查看宗谱资料。在厢房内,传出悠扬的琴声。这里不是在举行祭祀活动,而是村民们自发组织的文体活动。

祠堂是农村谒拜祖先、族人聚会的宗族活动场所。如今,我省农村祠堂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内涵,不少祠堂摇身一变成为影视文化拍摄基地、文体中心、旅游景点,成了村民休闲健身、学习新知的“精神家园”,古老祠堂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留住古老乡愁

我省农村处处可见星罗棋布的旧祠堂。过去,这些祠堂只是族民聚集、祭祖的地方,封建迷信和宗族势力的色彩浓厚。

乐平市共有旧祠堂近千栋,为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弘扬新风,该市不少农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改造旧祠堂,将其打造成农民新的“精神家园”。

在我省各地,改造后的祠堂,墙上既张贴了家训和村规民约,代表着传统道德精神的“仁、义、礼、智、信”,谆谆教诲,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子弟。同时又融合了家族文化主题馆、农家书屋、讲堂等功能布局,让人们在享受古韵之美的同时,更感受到其厚重的文化底蕴,让广大农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

在鄱阳县油墩街镇曰清村,新祠堂建成后冠名为“曰清村文化中心”。“改造现有的祠堂,既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留住了乡愁,又融入现代文明。将祠堂变身为礼堂,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一种品质的延续。”该村负责人介绍。

融入现代文明

在高安市黄沙岗镇,几年前,当地祠堂里设立了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昔日的旧祠堂变成了开展文化活动、议事和理事的场所,担负起改变村风民风的使命。

上高县翰堂镇公式村的文化祠堂,由10余名农民组成的民间乐队正有板有眼地演奏着民乐。民间乐队成立至今,演出百余场,还承担农村婚庆等演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地处赣南山区的赣县白鹭乡白鹭村入口处,一座由老祠堂改造成的村史馆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为传承历史文化,反映民俗家风,留住村镇乡愁,该村逐步让一座座古韵浓郁的祠堂变身村史馆、慈善文化纪念馆、东河戏传承基地。

该乡文化站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白鹭村围绕保护与开发同行,将村打造成为乡村特色旅游乡镇、影视文化拍摄基地。其中王太夫人祠将变身慈善文化纪念馆,而景福祠则变身东河戏传承基地。村史馆通过直观实物展陈、视频影像、图片和沙盘呈现了白鹭村的风貌,现存的古建筑、文物和依然延续的传统习俗,每一样都能在村里找到原型,让游客切身体验白鹭传承千年的客家文化和民俗风情。

如今,祠堂的封建色彩已逐渐褪去,越来越多祠堂成为基层百姓的民间活动场所。有了先进文化的熏陶,我省各地农村发生口角打架的现象少了,文明团结的景象多了;赌博的少了,助人为乐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靠科技致富的多了。

省民俗社会学研究会有关人士认为,把祠堂变成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侧面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它既蕴含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

   

我要投稿

  • QQ交谈
  • 电话:17091166789
  • 微信号:孝道强国

网站纠错

  • QQ交谈
  • 电话:170911667989
  • 微信号:孝道强国